最美的园丁 最耀眼的你——安宁区“最美教师”风采展示 | |||
| |||
有一群人,用匠心守望初心。他们是耳边的殷切叮咛,他们是讲台上的谆谆教导,他们是教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,他们是人民教师。为了发挥榜样带动作用,安宁区每年都会推选出“最美教师”,倡导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。让我们走近部分“最美教师”,聆听他们的动人故事。 十里店小学教师 陈玉蓉 用真心和专业点亮学生闪光点 2015年陈玉蓉老师成为一名小学教师,为了当好教师这个角色,陈老师自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高级证书和母婴关系指导证书。有一年,陈老师带的班里有一个很特别的男孩,上课时根本坐不住,不是站起来乱跑就是骚扰别的孩子无法听课。孩子的母亲哭着问:“老师,我该怎么办呢?”陈老师告诉她:“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,这个孩子是上天给你的礼物,也是上天给我的礼物!我们的孩子不够好,说明我们的努力还不够,量变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带来质的飞跃!我们只管努力,其他的都交给时间!”从那天起,陈老师和家长坚持给那个孩子读书,从绘本到童话故事,再到名家经典,几百本书,四年多的坚持……终于,在这个孩子四年级的时候,大家惊喜地发现小男孩长大了,他再也不用家长每天催着喊着了,老师们批评的名单里再也没有了他。更让人欣喜的是,在兰州市举办的作文竞赛中,他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。 在这件事的启发下,陈老师也开始坚持每天和学生们一起阅读、写作,在班级公众号“橘子小屋”发布学生作品和自己的作品,并开发了班级“悦读·乐写”立体化阅读体系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师生共同努力下,建立了属于他们的“完美教室”——春芽班,该班级于2018年被全国少工委授予了“全国动感中队”荣誉称号。 陈玉蓉老师始终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,不能另眼看待,更不能贴上“标签”,而是要用爱去关怀、鼓励学生,帮他们树立信心,引导他们走上进步之路。 十里店小学教师 何琰 爱心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教师节前夕,何琰老师接到一个电话,电话里,毕业多年的学生哽咽着说:“老师,我想您了,如今我也成了一名教师,谢谢您当年没有放弃我。” 原来,之前何琰老师的班上有一名学生因为家庭变故而厌学,何老师主动登门家访却吃了闭门羹,但她没有放弃,而是用一次又一次的上门家访,用真诚和爱心打开了孩子的家门和心扉,并且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解决困难,走出心理困惑,重拾学习信心。经过一番爱心化雨露,润物细无声的滋养,这株幼苗逐渐向阳生长,蓬勃奋起。如今,这名学生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。去年教师节,他在给何老师的问候中说道:何老师,感谢您对我的谆谆教导,当年您没有放弃我,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,用爱心、真心和耐心教导我、帮助我,您的无私关爱也一直激励我、鞭策我,您的师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,今后我也会像您一样用心、用爱对待每一位学生。 陶行知先生说: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”。热爱学生是何琰老师一生的诺言,她就是这样一位,怀揣着对教育、对学生、对社会的挚爱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业绩,平凡但绝不平庸的最美教师! 兰州市第四十五中学教师 张亚娟 做学生眼中的“妈妈班主任” “不要把我当成班主任,我就是你们的妈妈。”张亚娟老师常对班里的学生说。2016年,作为初三班的班主任,张老师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个班,早上看自习,课间管纪律,午读教习题,夜间夯基础,作为班主任,她由衷地希望孩子们都能考上高中。这一年,张老师自己的孩子三岁半,但突然生了重病,这样的情况让张老师想过放弃带初三班,但是,两年多的相处,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师生关系,如同亲人一般,彼此难以割舍。 某天下午的自习课,张老师跟孩子们直言:“我的女儿生病了,我要带着孩子去看病,如此,我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样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了,势必会分心,这样会耽误你们,所以可能会让别的老师接班,我就再不教你们了。”说完,教室里异常安静,许久,班长晓英站起来:“老班,您带妹妹看病去,我们很听话的。我们还是希望老师能够教我们。”,就是这句话让张老师下定决心要坚持下来。那段时间,张老师一边上课,一边带女儿看病,奔走在城市的东西两线,忙并快乐着,因为她看到自己班上的孩子们长大了,他们不再那么任性淘气,不再那么让人费心,不再随便制造麻烦,连挨批最多的“小胖”也开始学习了。最终,孩子们没有辜负那年夏天,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,张老师冰冷消沉的心,也被焐热了。 这样的“班主任妈妈”,让张亚娟老师所教学生在关爱中快乐成长,收获着品德和成绩的双丰收。“我会一如既往地守望着自己的‘麦田’,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。”张亚娟老师说。 | |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